董曉霞 本報記者 楊啟坤 文/攝
脫貧攻堅,產業先行。近年來,饒河縣依托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,大力實施產業扶貧,讓貧困戶實現持續增收。
張忠玉是饒河縣大通河鄉鎮江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,這幾天看到自己精心飼養的山羊快要下崽了,張忠玉滿臉喜悅。張忠玉夫婦倆常年患病,沒有勞動能力,2016年,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他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。駐村工作隊為張忠玉申請了低保金、醫療保險等各項待遇及扶貧政策后,還為他送去了羊、豬,引導他發展庭院經濟,目前張忠玉一家每年收入達到13000多元。除了幫扶張忠玉,駐村工作隊因戶施策,扶持7戶貧困戶發展中草藥種植和庭院養殖,促進他們實現長效增收。
饒河縣還積極引導各類農業合作社參與產業扶貧,以“合作社+貧困戶”的模式,通過參股經營、吸納務工等方式帶動困難群眾增收。五林洞鎮駝峰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當地扶貧產業項目之一。年生產木耳達500多萬袋。合作社為24戶困難戶提供木耳菌,免費送種植技術,并且統一收購他們手中的木耳,每年可幫助貧困戶增收近4萬元。同時,合作社還長年雇用周邊村民務工,最多時可雇用150多人。
如今,饒河縣通過發展主導產業帶動一批、新興產業融入一批、消費扶貧定制一批、庭院經濟增收一批、光伏電站和小額信貸受益一批“五個一批”工程,全縣七成以上的貧困家庭達到了兩個以上的產業利益聯結,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。
(責任編輯:信息數據中心)
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,關注雙鴨山政務微信公眾號(syszwwx)!